有的商品因为天价,而让人望而却步;有的商品因为低廉,让人犹豫不决,更有的商品因为免费,而让人疯狂。价格,挑战着我们的荷包,更挑战着我们的心理。

    “威廉·庞德斯通告诉我们答案:价格只是一场集体幻觉。在心理学实验里,人们无法准确地估计‘公平价格’,反而受到无意识、不理性、政治等不正确因素的强烈影响。营销专家们很快就把这些发现应用了起来。‘价格顾问’建议零售商怎样说服顾客多付钱或少付钱,谈判教练也提供类似的建议帮商务人士谈成交易。全新的价格心理学要求商家设计价签、菜谱、返款优惠等。”

   当价格有悖于它的价值,我们不禁对商品产生大大的疑问?支付,我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免费,我们又能得到哪些?不得不承认,我们一旦接受了价格的挑战,并且认同了它的价格,我们的心理发生着极大的变化。支付更多享受的服务,感觉就会更惬意更愉悦;支付少了,很可能就会反复比较,证明这种选择是明智的;而免费商品,则会让我们疯狂,免费品尝、免费试用,何乐而不为,这不过是商家的促销手段而已。

    “价格是最为普遍的隐形说服大师。”它指挥着我们的大脑,对各式选择做出权衡。为什么价格如此受到重视,不仅因为关系到金钱利益,而是在于它的直接性,买一辆二手车需要花多少钱,报价的估计让我们对商品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车况是怎样、品牌怎样、外观怎样……而这些因素却又是不容易估量的,通常我们会与自己的心理价位相比较,你愿意出多少钱。

    但是,尽管销售人员说得天花乱坠,尽管广告上的美女无比诱惑,就像魔术师的表演让人相信飞机没有了、绳子解开了、活人出现了。表演终归是表演,吃惊过后,人们依旧我行我素,事实不会有错,定律依旧存在。对自己深信不疑,我想有什么,愿意出多少钱,只有清楚了这些,才不会再买了之后又做一番自我安慰,这样才算是理性的消费,价格才算真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