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并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其中的淘宝售假问题尤其引人关注,而阿里也对此进行了回应,称淘宝存在很多实际困难,并且欢迎工商入驻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到底想不想打假?
阿里巴巴恐怕比谁都想对阿里系网购平台进行打假,特别是淘宝一直和假货伪劣山寨品这些词联系着,而如今阿里巴巴已经上市了,特别是阿里巴巴上市的地点是美国,美国对于诚信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抓得更严。另外,淘宝在C2C领域已经取得了绝对的霸主地位,大量小卖家对淘宝的发展已经用处不大了,而大量的假货伪劣商品却正是出自这部分小卖家,这部分小卖家不但为淘宝创收能力低而且严重影响着淘宝声誉,可以说阿里早就想把售假卖家请出去了。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其实对于打假是迫不及待的。
阿里巴巴有打假的能力吗?
据2013年资料显示,淘宝有600多万卖家,天猫也有七万多卖家,按此推算淘宝上的商品数量会是上亿级。这么多产品一个个要去审查的话,需要的工作人员及工作量将是非常庞大的,淘宝再雇佣一万人都不一定忙得过来。而且这个工作即使真有那么多人员也不好搞,因为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虚拟店铺售假怎么打?
淘宝店铺是虚拟店铺,淘宝管理人员也看不到产品实物,总不能凭卖家提供的产品图片来鉴定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吧!你让店铺提供真品证明?可问题是如果真品证明也是假的呢?就算提供了真品证明又如何?店铺同样可以售卖假货,这就好像取得了工商营业执照的工厂同样可以生产假货一样。另外,有许多产品根本无法提供证明,比如个人作坊生产的东西,比如酒、油、蜂蜜等商品。再者,如果卖家说酒是62度的,可是买家收到的货却是52度的,你让买家怎么证明收到的酒度数不对呢?总不能让阿里也学工商总局去暗地把这些商品的每一样都购买过来检查吧,你工商总局还可以进行抽查,但是,淘宝要保证没假货那是抽查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酒的例子,卖家可以真品伪劣品掺和着卖,售卖的商品中真品也有假货也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可以看出,虚拟店铺不同于实体店铺,实体店铺工商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进店铺当场检查商品,而网络店铺没办法这么做,要保证没有假货,除非阿里巴巴把所有商品都购买过去检查,然后将所有商品由阿里巴巴来发货给买家,这还是淘宝吗?这不就成了京东了?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淘宝假货其实是阿里纵容的,其实这冤枉了阿里,比如有人说淘宝小二对假货投诉不理,不处理售假卖家,而真实的情况可能很复杂,要指证一家店铺售假是需要有相关证据的,而不能光凭买家一家之言,如果光凭买家一投诉就处理店铺的话,遭殃的其实是那些诚实守信的卖家。
由此可见,阿里巴巴其实也非常头疼打假的问题,但实在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工商总局此次突然冒出来,正好跳进了淘宝打假问题这个粪坑,风波如果再闹下去的话,要么工商把自己扯进去,去帮助阿里打假,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做吗?要么舆论的矛头转向工商,说淘宝假货多和工商不作为有关,而阿里也认为打假需要工商等相关部门参与配合才能完成,而不是阿里一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另外,受此风波影响,美国投资者正委托律师准备起诉阿里巴巴,甚至认为中国官方有帮助隐瞒阿里巴巴问题的嫌疑。看来,说工商总局是惹屎上身还是轻的,搞不好是引火上身。(作者:icponline)